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
發(fā)明涉及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領(lǐng)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 痤瘡是
皮膚科最為常見的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
炎癥性
疾病,由于青春期男女皮脂分泌旺盛,故常發(fā)于青少年,又稱為青春痘,一般多發(fā)于面部和背部。痤瘡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至今尚不明確,相關(guān)研究指出,認為痤瘡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由于痤瘡丙酸桿菌
代謝物釋放產(chǎn)生的痤瘡膿皰及丘疹,臨床表現(xiàn)多為囊腫、膿瘡、丘疹、黑頭和白頭粉刺等臨床表現(xiàn),嚴重影響患者面部形象。
[0003] 對于痤瘡的治療,以往常采取藥物療法,研究發(fā)現(xiàn),服用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yīng)較多,并且根治性差。面膜療法在以痤瘡為代表的皮膚病中具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中藥面膜,由很多中藥材制成,安全性高。目前也有報導一些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但是成分復雜,很多情況下外敷需要配合內(nèi)服藥酒使用,對患者造成不便。
[0004] 針對相關(guān)技術(shù)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針對相關(guān)技術(shù)中的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及其制備方法,以克服現(xiàn)有相關(guān)技術(shù)所存在的上述技術(shù)問題。
[0006] 為此,本發(fā)明采用的具體技術(shù)方案如下:
[0007]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
[0008] 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由以下
質(zhì)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
[0009] 蛇根蘿芙木5-10份、長葉火絨草5-10份、綠櫛齒葉蒿5-10份、鉤吻3-10份、解毒藥包16-40份、蒲公英5-15份、祛濕藥包20-30份、紫花地丁10-15份、生
石膏5-15份、薄荷5-15份、活血藥包10-15份、夏枯草3-10份、皂
角刺3-10份、桑葉10-20份、丹參10-15份、清熱藥包9-15份。
[0010] 其中,所述解毒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
馬齒莧3-10份、黃芩10-20份、百花蛇舌草3-10份。
[0011] 其中,所述祛濕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茯苓4-5份、白術(shù)4-6份、薏米仁5-8份、佩蘭7-11份。
[0012] 其中,所述活血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海藻3-4份、陳皮3-6份、珍珠母4-5份。
[0013] 其中,所述清熱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白芷4-5份、金
銀花2-4份、穿心蓮2-4份、黃連1-2份。
[0014]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的制備方法。
[0015] 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0017] 將上述粉碎完成后的各原料放入蒸餾
水內(nèi),進行浸泡;
[0018] 將上述浸泡完成后的各原料加熱提??;
[0019] 將上述加熱提取的各原料進行過濾,濾渣重復提取三次后,進行合并濾液;
[0020] 將上述過濾完成后的
混合液體,進行轉(zhuǎn)速離心取清液;
[0021] 將上述清液進行減壓濃縮,放置過夜;
[0022] 將過夜后的清液再次過濾提液;
[0023] 將再次提液完成后的液體進行再次的減壓濃縮,制成
固化物;
[0024] 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完成后進行加熱、攪拌至均勻;
[0025] 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攪拌完成后,放置室內(nèi)常溫冷卻得面膜
軟膏;
[0026] 將面膜軟膏進行高壓滅菌;
[0027] 將無菌面膜液放入面膜專用
無紡布后,進行
無菌包裝;
[0028] 將每片面膜獨立包裝。
[0029] 進一步的,將上述稱取完畢后的各原料進行粉碎過程中:各原料粉碎成兩百目的粉末狀。
[0030] 進一步的,將上述粉碎完成后的各原料放入蒸餾水內(nèi),進行浸泡過程中:蒸餾水與各原料的比例為15.6:1,浸泡的時間為5小時。
[0031] 進一步的,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完成后進行加熱、攪拌至均勻過程中:固化物與蒸餾水的比例為1:9.48,加熱的
溫度為60攝氏度。
[0032] 進一步的,將面膜軟膏進行高壓滅菌過程中:高壓滅菌的溫度為120攝氏度,滅菌的時間為20分鐘。
[0033]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0034] 1、本發(fā)明中通過在原料中添加蛇根蘿芙木、長葉火絨草、綠櫛齒葉蒿、鉤吻,從而可以有效緩解痤瘡皮膚的感染癥狀,抑制NO的形成,對皮膚炎癥有消炎解毒作用,促進痤瘡更加快速的恢復。
[0035] 2、本發(fā)明通過在原料中添加紫花地丁、生石膏、白花蛇舌草、桑葉、皂角刺,從而可清
熱解毒、涼血消腫,改善皮膚炎癥,也可消腫托毒,有助于痤瘡皮膚的排膿,同時能夠疏散
風熱,清
肺潤燥,清肝明目,有助于痤瘡的治療。以上配合使用,可達到有效防治痤瘡的顯著效果,且安全有效,無
副作用。
附圖說明
[0036]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
實施例或
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7]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的制備方法
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8] 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發(fā)明提供有附圖,這些附圖為本發(fā)明揭露內(nèi)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說明實施例,并可配合
說明書的相關(guān)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nèi)容,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應(yīng)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圖中的組件并未按比例繪制,而類似的組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組件。
[0039]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
[0040] 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由以下質(zhì)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
[0041] 蛇根蘿芙木5-10份、長葉火絨草5-10份、綠櫛齒葉蒿5-10份、鉤吻3-10份、解毒藥包16-40份、蒲公英5-15份、祛濕藥包20-30份、紫花地丁10-15份、生石膏5-15份、薄荷5-15份、活血藥包10-15份、夏枯草3-10份、皂角刺3-10份、桑葉10-20份、丹參10-15份、清熱藥包9-15份。
[0042] 其中,所述解毒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馬齒莧3-10份、黃芩10-20份、百花蛇舌草3-10份。
[0043] 其中,所述祛濕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茯苓4-5份、白術(shù)4-6份、薏米仁5-8份、佩蘭7-11份。
[0044] 其中,所述活血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海藻3-4份、陳皮3-6份、珍珠母4-5份。
[0045] 其中,所述清熱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白芷4-5份、金銀花2-4份、穿心蓮2-4份、黃連1-2份。
[0046] 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shù)方案,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shù)方案進行詳盡的說明。
[0047] 實施例一
[0048] 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由以下質(zhì)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
[0049] 蛇根蘿芙木5g、長葉火絨草5g、綠櫛齒葉蒿5g、鉤吻3g、解毒藥包16g、蒲公英5g、祛濕藥包20g、紫花地丁10g、生石膏5g、薄荷5g、活血藥包10g、夏枯草3g、皂角刺3g、桑葉10g、丹參10g、清熱藥包9g。
[0050] 其中,所述解毒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馬齒莧3g、黃芩10g、百花蛇舌草3g。
[0051] 其中,所述祛濕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茯苓4g、白術(shù)4g、薏米仁5g、佩蘭7g。
[0052] 其中,所述活血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海藻3g、陳皮3g、珍珠母4g。
[0053] 其中,所述清熱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白芷4g、金銀花2g、穿心蓮2g、黃連1g。
[0054] 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0055] 根據(jù)上述質(zhì)量份數(shù),稱取所述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所需各原料:
[0056] 將上述稱取完畢后的各原料進行粉碎;
[0057] 將上述粉碎完成后的各原料放入蒸餾水內(nèi),進行浸泡;
[0058] 將上述浸泡完成后的各原料加熱提??;
[0059] 將上述加熱提取的各原料進行過濾,濾渣重復提取三次后,進行合并濾液;
[0060] 將上述過濾完成后的混合液體,進行轉(zhuǎn)速離心取清液;
[0061] 將上述清液進行減壓濃縮,放置過夜;
[0062] 將過夜后的清液再次過濾提液;
[0063] 將再次提液完成后的液體進行再次的減壓濃縮,制成固化物;
[0064] 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完成后進行加熱、攪拌至均勻;
[0065] 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攪拌完成后,放置室內(nèi)常溫冷卻得面膜軟膏;
[0066] 將面膜軟膏進行高壓滅菌;
[0067] 將無菌面膜液放入面膜專用無紡布后,進行無菌包裝;
[0068] 將每片面膜獨立包裝。
[0069] 實施例二
[0070] 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由以下質(zhì)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
[0071] 蛇根蘿芙木7.5g、長葉火絨草7.5g、綠櫛齒葉蒿7.5g、鉤吻6.5g、解毒藥包28g、蒲公英10g、祛濕藥包25g、紫花地丁12.5g、生石膏10g、薄荷10g、活血藥包12.5g、夏枯草6.5g、皂角刺6.5g、桑葉15g、丹參12.5g、清熱藥包12g。
[0072] 其中,所述解毒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馬齒莧6.5g、黃芩15g、百花蛇舌草6.5g。
[0073] 其中,所述祛濕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茯苓4.5g、白術(shù)5g、薏米仁6.5g、佩蘭9g。
[0074] 其中,所述活血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海藻3.53g、陳皮4.5g、珍珠母4.5g。
[0075] 其中,所述清熱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白芷4.5g、金銀花3g、穿心蓮3g、黃連1.5g。
[0076] 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0077] 根據(jù)上述質(zhì)量份數(shù),稱取所述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所需各原料:
[0078] 將上述稱取完畢后的各原料進行粉碎;
[0079] 將上述粉碎完成后的各原料放入蒸餾水內(nèi),進行浸泡;
[0080] 將上述浸泡完成后的各原料加熱提?。?/div>
[0081] 將上述加熱提取的各原料進行過濾,濾渣重復提取三次后,進行合并濾液;
[0082] 將上述過濾完成后的混合液體,進行轉(zhuǎn)速離心取清液;
[0083] 將上述清液進行減壓濃縮,放置過夜;
[0084] 將過夜后的清液再次過濾提液;
[0085] 將再次提液完成后的液體進行再次的減壓濃縮,制成固化物;
[0086] 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完成后進行加熱、攪拌至均勻;
[0087] 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攪拌完成后,放置室內(nèi)常溫冷卻得面膜軟膏;
[0088] 將面膜軟膏進行高壓滅菌;
[0089] 將無菌面膜液放入面膜專用無紡布后,進行無菌包裝;
[0090] 將每片面膜獨立包裝。
[0091] 實施例三
[0092] 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由以下質(zhì)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
[0093] 蛇根蘿芙木10g、長葉火絨草10g、綠櫛齒葉蒿10g、鉤吻10g、解毒藥包40g、蒲公英15g、祛濕藥包30g、紫花地丁15g、生石膏15g、薄荷15g、活血藥包15g、夏枯草10g、皂角刺
10g、桑葉20g、丹參15g、清熱藥包15g。
[0094] 其中,所述解毒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馬齒莧10g、黃芩20g、百花蛇舌草10g。
[0095] 其中,所述祛濕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茯苓5g、白術(shù)6g、薏米仁8g、佩蘭11g。
[0096] 其中,所述活血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海藻4g、陳皮6g、珍珠母5g。
[0097] 其中,所述清熱藥包包括以下原料組份:白芷5g、金銀花4g、穿心蓮4g、黃連2g。
[0098] 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0099] 根據(jù)上述質(zhì)量份數(shù),稱取所述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所需各原料:
[0100] 將上述稱取完畢后的各原料進行粉碎;
[0101] 將上述粉碎完成后的各原料放入蒸餾水內(nèi),進行浸泡;
[0102] 將上述浸泡完成后的各原料加熱提??;
[0103] 將上述加熱提取的各原料進行過濾,濾渣重復提取三次后,進行合并濾液;
[0104] 將上述過濾完成后的混合液體,進行轉(zhuǎn)速離心取清液;
[0105] 將上述清液進行減壓濃縮,放置過夜;
[0106] 將過夜后的清液再次過濾提液;
[0107] 將再次提液完成后的液體進行再次的減壓濃縮,制成固化物;
[0108] 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完成后進行加熱、攪拌至均勻;
[0109] 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攪拌完成后,放置室內(nèi)常溫冷卻得面膜軟膏;
[0110] 將面膜軟膏進行高壓滅菌;
[0111] 將無菌面膜液放入面膜專用無紡布后,進行無菌包裝;
[0112] 將每片面膜獨立包裝。
[0113] 為了方便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shù)方案,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上述方案的流程進行詳盡說明,具體如下:
[0114]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的制備方法。
[0115] 如圖1所示,在實例生產(chǎn)過程中,該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0116] 步驟S101,根據(jù)上述質(zhì)量份數(shù),稱取所述治療痤瘡的中藥面膜所需各原料:
[0117] 步驟S102,將上述稱取完畢后的各原料進行粉碎;
[0118] 步驟S103,將上述粉碎完成后的各原料放入蒸餾水內(nèi),進行浸泡;
[0119] 步驟S104,將上述浸泡完成后的各原料加熱提取;
[0120] 步驟S105,將上述加熱提取的各原料進行過濾,濾渣重復提取三次后,進行合并濾液;
[0121] 步驟S106,將上述過濾完成后的混合液體,進行轉(zhuǎn)速離心取清液;
[0122] 步驟S107,將上述清液進行減壓濃縮,放置過夜;
[0123] 步驟S108,將過夜后的清液再次過濾提液;
[0124] 步驟S109,將再次提液完成后的液體進行再次的減壓濃縮,制成固化物;
[0125] 步驟S110,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完成后進行加熱、攪拌至均勻;
[0126] 步驟S111,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攪拌完成后,放置室內(nèi)常溫冷卻得面膜軟膏;
[0127] 步驟S112,將面膜軟膏進行高壓滅菌;
[0128] 步驟S113,將無菌面膜液放入面膜專用無紡布后,進行無菌包裝;
[0129] 步驟S114,將每片面膜獨立包裝。
[0130] 在一個實例中,將上述稱取完畢后的各原料進行粉碎過程中:各原料粉碎成兩百目的粉末狀。
[0131] 在一個實例中,將上述粉碎完成后的各原料放入蒸餾水內(nèi),進行浸泡過程中:蒸餾水與各原料的比例為15.6:1,浸泡的時間為5小時。
[0132] 在一個實例中,將固化物與蒸餾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完成后進行加熱、攪拌至均勻過程中:固化物與蒸餾水的比例為1:9.48,加熱的溫度為60攝氏度。
[0133] 在一個實例中,將面膜軟膏進行高壓滅菌過程中:高壓滅菌的溫度為120攝氏度,滅菌的時間為20分鐘。
[0134] 為了方便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shù)方案,以下結(jié)合實驗數(shù)據(jù)對本發(fā)明的上述方案的進行詳細說明,具體如下:
[0135] 使用禁忌:忌食生冷、辛辣、海鮮、酒類、肥厚油膩食物,避免
接觸花粉,不濫用
化妝品,不使用
激素類軟膏,避免熬夜、生氣,保持心情舒暢。
[0136] 將實施例1制備的產(chǎn)品和對比例1選用常規(guī)中藥痤瘡面膜進行試用檢測效果,
療程為一個月。
[0137] 治愈:臉部痘疹面積減少≥90%,面部皮膚光澤;顯效:臉部痘疹面積減少≥60%,
顏色淡紅;有效:臉部痘疹面積減少≥30%,顏色鮮紅;無效:臉部痘疹面積減少<30%,顏色變化不明顯。
[0138] 測試對象:每組選擇痤瘡患者志愿者10例。所有志愿者均涂抹面膜于面部痘印處,15-30分鐘后用清水洗凈即可,隔日治療1次,1周治療2-3次,1月為一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隨訪半年。治療統(tǒng)計結(jié)果見表1。
[0139] 表1
[0140]
[0141]
[0142] 由表1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實例1的效果顯著高于對比例。說明本發(fā)明的中藥面膜能夠安全有效治療痤瘡。
[0143] 綜上所述,借助于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中通過在原料中添加蛇根蘿芙木、長葉火絨草、綠櫛齒葉蒿、鉤吻,從而可以有效緩解痤瘡皮膚的感染癥狀,也可以抑制NO的形成,對皮膚炎癥有消炎解毒作用,促進痤瘡更加快速的恢復。本發(fā)明通過在原料中添加紫花地丁、生石膏、白花蛇舌草、桑葉、皂角刺,從而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對改善皮膚炎癥,也可消腫托毒,有助于痤瘡皮膚的排膿,同時能夠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有助于痤瘡的治療。以上配合使用,可達到有效防治痤瘡的顯著效果,且安全有效,無副作用。
[0144]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