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丝美女被狂躁免费视频网站,500av导航大全精品,yw.193.cnc爆乳尤物未满,97se亚洲综合色区,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官网

首頁 / 專利庫 / 變速箱和齒輪 / 傳動系統(tǒng) / 橋殼 / 一種多功能灌木收獲機

一種多功能灌木收獲

閱讀:266發(fā)布:2022-03-19

專利匯可以提供一種多功能灌木收獲專利檢索,專利查詢,專利分析的服務。并且一種多功能灌木 收獲 機,主要由割臺總成、 駕駛室 、轉向機構、切碎揉搓機構、拋送機構、動 力 系統(tǒng)、提升懸掛、動力輸出箱、 機架 、行走機構以及過橋組成,割臺總成安裝在收獲機的最前端,它的上部安裝有可調(diào)節(jié)的伸縮 推桿 ,后部通過過橋與機架連接在一起,駕駛室安裝在機架前部的上方,轉向機構安裝在駕駛室上,切碎揉搓機構安裝在機架的中部、過橋的后方,拋送機構安裝在切碎揉搓機構的后部,與切碎揉搓機構的出草口相連接,動力系統(tǒng)安裝在機架后部的上方,行走機構安裝在機架的下方,它分為輪式行走機構和 履帶 行走機構兩種,兩種行走機構互換,收獲機的最后端還設有提升懸掛和動力輸出箱用于懸掛和驅動農(nóng)機具作業(yè)。(ESM)同樣的 發(fā)明 創(chuàng)造已同日 申請 發(fā)明 專利,下面是一種多功能灌木收獲專利的具體信息內(nèi)容。

1.一種多功能灌木收獲機,主要由割臺總成(1)、駕駛室(2)、轉向機構(3)、切碎揉搓機構(4)、拋送機構(5)、動系統(tǒng)(6)、提升懸掛(8)、動力輸出箱(9)、機架(10)、行走機構(11)以及過橋(12)組成,割臺總成(1)安裝在收獲機的最前端,它的上部安裝有可調(diào)節(jié)的伸縮推桿(13),后部通過過橋(12)與機架(10)連接在一起,駕駛室(2)安裝在機架(10)前部的上方,轉向機構(3)安裝在駕駛室(2)上,切碎揉搓機構(4)安裝在機架(10)的中部、過橋(12)的后方,拋送機構(5)安裝在切碎揉搓機構(4)的后部,動力系統(tǒng)(6)安裝在機架(10)后部的上方,行走機構(11)安裝在機架(10)的下方,它分為輪式行走機構和履帶行走機構兩種,兩種行走機構互換,收獲機的最后端還設有提升懸掛(8)和動力輸出箱(9)用于懸掛和驅動農(nóng)機具作業(yè),其特征在于:
①割臺總成(1)主要由割臺框架、切割輸送系統(tǒng)以及割臺傳動系統(tǒng)組成,其中切割輸送系統(tǒng)主要由旋轉割刀(1011)、旋轉刀軸(1012)、旋轉撥輪(1013)、旋轉撥輪座(1014)、分禾器(1017)和分流器(1018)組成,旋轉撥輪座(1014)左右對稱安裝在割臺框架的前端,旋轉撥輪(1013)由中心軸管(1021)、輸送滾筒(1022)、輸送撥板(1023)、輸送撥指(1024)以及輸送撥爪(1019)組成,中心軸管(1021)的上半部通過軸承安裝在旋轉撥輪座(1014)中,下半部設有輸送滾筒(1022),輸送滾筒(1022)沿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個輸送撥板(1023),輸送撥板(1023)上設有若干個輸送撥指(1024),輸送撥板(1023)和輸送撥指(1024)制作成可拆卸結構,輸送滾筒(1022)的下端沿圓周均布安裝有若干個輸送撥爪(1019),中心軸管(1021)的上端安裝有從動大輪(1015);旋轉刀軸(1012)通過軸承安裝在旋轉撥輪(1013)的中心軸管(1021)中,旋轉刀軸(1012)下端設有旋轉刀盤(1020),旋轉割刀(1011)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下端的旋轉刀盤(1020)上,從動小輪(1016)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的上端;
旋轉割刀(1011)的前方安裝有若干個分禾器(1017),分禾器(1017)固定在割臺框架下方的分禾器梁上,分禾器(1017)和分禾器梁制作成可拆卸結構;旋轉割刀(1011)的上方、左右兩個旋轉撥輪(1013)的中間設有分流器(1018),分流器(1018)安裝在割臺框架上;動力傳動系統(tǒng)主要由輸入輪(1031)、A傳動軸(1032)、換向箱(1033)、主動大輪(1034)、主動小輪(1035)、A傳動帶(1036)、傳動鏈(1037)、從動大輪(1015)、從動小輪(1016)組成,其中輸入輪(1031)安裝在A傳動軸(1032)上,A傳動軸(1032)通過支撐軸承安裝在割臺框架上,A傳動軸(1032)兩端與換向箱(1033)側面的輸入軸相連接,換向箱(1033)對稱安裝在割臺框架的兩邊,主動大輪(1034)和主動小輪(1035)安裝在換向箱(1033)上端的輸出軸上,主動大輪(1034)與從動小輪(1016)傳動連接,主動小輪(1035)與從動大輪(1015)傳動連接,從動大輪(1015)、從動小輪(1016)、主動大輪(1034)、主動小輪(1035)、A傳動帶(1036)以及傳動鏈(1037)通過護罩(1030)與切割輸送系統(tǒng)完全隔離開來;
②切碎揉搓機構(4)安裝在機架(10)的中部、過橋(12)的后方,它主要由切碎定刀(2011)、切碎滾筒(2012)、上揉搓滾(2013)、下揉搓滾(2014)以及浮動漲緊裝置(2015)組成,切碎定刀(2011)安裝在過橋(12)與切碎揉搓機構(4)的連接口處,切碎滾筒(2012)安裝在過橋(12)的后方,切碎動刀(2016)安裝在切碎滾筒(2012)的圓周上,上揉搓滾(2013)和下揉搓滾(2014)安裝在切碎滾筒(2012)的后方,上揉搓滾(2013)的兩端安裝有浮動漲緊裝置(2015);
③拋送機構(5)分為拋送機(3011)、下拋送筒(3012)、中拋送筒(3013)?和上拋送筒(3014)四部分,拋送風機(3011)的喂入口與的切碎揉搓機構(4)的出草口相連接,下拋送筒(3012)的下口與拋送風機(3011)的出草口固定連接,中拋送筒(3013)的下口與下拋送筒(3012)的上口連接,中拋送筒(3013)圍繞下拋送筒(3012)能夠左右旋轉,上拋送筒(3014)的下口與中拋送筒(3013)的上口在后部通過轉動銷軸鉸接,在中拋送筒(3013)與上拋送筒(3014)之間設有翻轉油缸(3015);
④提升懸掛(8)主要由下拉桿(4011)、提升油缸(4012)、提升拉桿(4013)、上拉桿(4014)和提升臂(4015)組成:下拉桿(4011)左右對稱安裝在收割機的后端,下拉桿(4011)的前端與下拉桿連桿(4016)鉸接,后端與農(nóng)機具(7)的下懸掛點鉸接,下拉桿連桿(4016)的中部與機架(10)鉸接,前端生根在后驅動橋橋殼上,提升油缸(4012)的下端與機架(10)后端的油缸下支點鉸接,上端與提升臂(4015)中部的舉升點鉸接,提升拉桿(4013)的下端與下拉桿(4011)中部的提升點鉸接,上端與提升臂(4015)后端的提升點鉸接,上拉桿(4014)的前端與機架(10)后端的上懸掛點鉸接,后端與農(nóng)機具(7)的上懸掛點鉸接;
⑤動力輸出箱(9)安裝在機架(10)的后端,它主要由動力帶輪(5011)、輸入齒輪軸(5012)、動力帶輪支管(5013)、滾針軸承(5014)、中間軸輸入齒輪(5015)、動力輸出箱體(5016)、中間軸(5017)、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空套齒輪(5019)、輸出軸(5020)、接合齒座(5021)、滑移齒套(5022)、撥叉(5023)、上蓋(5024)、控制氣缸(5025)、傳動接盤(5026)組成:輸入齒輪軸(5012)的后部通過軸承和動力帶輪支管(5013)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上部的輸入軸孔中,前端通過傳動接盤(5026)與動力帶輪(5011)傳動連接,動力帶輪(5011)通過軸承安裝在動力帶輪支管(5013)上,輸出軸(5020)的前端通過滾針軸承(5014)安裝在輸入齒輪軸(5012)后端的軸承孔中,后部通過軸承和軸承座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上部的輸出軸孔中,空套齒輪(5019)空套安裝在輸出軸(5020)上,接合齒座(5021)安裝在輸入齒輪軸(5012)和空套齒輪(5019)之間,接合齒座(5021)與輸出軸(5020)通過花鍵連接,滑移齒套(5022)安裝在接合齒座(5021)上,撥叉(5023)的下端安裝在滑移齒套(5022)的環(huán)槽中,上端安裝在控制氣缸(5025)的活塞桿上,控制氣缸(5025)和撥叉(5023)控制滑移齒套(5022)在接合齒座(5021)上能夠前后滑動,控制氣缸(5025)安裝在上蓋(5024)的前部,上蓋(5024)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的上口處,中間軸輸入齒輪(5015)和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安裝在中間軸(5017)上并和中間軸(5017)一起通過軸承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下部的軸承孔中,中間軸輸入齒輪(5015)與輸入齒輪軸(5012)后端的齒輪嚙合,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與空套齒輪(5019)嚙合;
⑥動力系統(tǒng)(6)主要由B傳動軸(6011)、左變量(6012)、發(fā)動機(6013)、分動箱(6014)、B傳動帶(6015)、右變量泵(6016)、動力帶輪(5011)組成:發(fā)動機(6013)安裝在機架(10)后部的上方,分動箱(6014)分為前后兩級,左變量泵(6012)和右變量泵(6016)對稱安裝在前級分動箱殼的兩邊,前級分動箱將發(fā)動機(6013)傳遞過來的動力同時傳遞給左變量泵(6012)和右變量泵(6016),左變量泵(6012)與行走機構(11)中的左驅動達通過液壓油管閉循環(huán)連接,右變量泵(6016)與行走機構(11)中的右驅動馬達通過液壓油管閉循環(huán)連接;后級分動箱將發(fā)動機(6013)傳遞過來的動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動力經(jīng)B傳動軸(6011)傳遞給收割機工作機構的輸入箱,另一部分動力經(jīng)動力帶輪和B傳動帶(6015)傳遞給動力輸出箱(9);
⑦行走機構(11)的結構為:在機架縱梁前端的下方左右對稱設有前連接座(7011),在機架(10)后部的下方設有中鉸接座(7012),在機架縱梁后端的下方左右對稱設有后鉸接座(7013),輪式行走機構主要由前驅動橋(7021)和后驅動橋(7023)組成,當需要安裝輪式行走機構時,拆除履帶行走機構,將前驅動橋(7021)用U型螺栓(7022)固定在機架縱梁前端下方的前連接座(7011)的下方,將后驅動橋(7023)用轉銷(7024)與機架(10)后部下方的中鉸接座(7012)鉸接即可,履帶行走機構前橫梁的上方左右對稱設有減震座(7031),后橫梁的上方左右對稱設有鉸接座(7033),當需要安裝履帶行走機構時,拆除輪式行走機構,先用后連接銷(7034)將履帶行走機構后橫梁上方的鉸接座(7033)與機架縱梁后端下方的后鉸接座(7013)鉸接在一起,然后再用連接螺絲(7032)將履帶行走機構前橫梁上方的減震座(7031)與機架縱梁前端下方的前連接座(7011)連接在一起即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灌木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割臺總成(1)中的旋轉撥輪(1013)的上下兩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割臺框架上,旋轉撥輪(1013)的內(nèi)部設有上下兩套行星機構,其中上行星機構中的A行星架(1046)固定在旋轉撥輪(1013)的上部,下行星機構中的B行星架(1051)通過軸承安裝在旋轉撥輪(1013)的下部;上行星機構中的A內(nèi)齒圈(1047)和下行星機構中的B內(nèi)齒圈(1052)分別通過齒圈支架與割臺框架連接;輸入軸(1042)安裝在上下兩套行星機構中,下行星機構中的B行星架(1051)與輸入軸(1042)的下端相連接,上行星機構中的A太陽輪(1043)安裝在輸入軸(1042)的中部,從動輪(1041)安裝在輸入軸(1042)的上端;A行星輪(1044)通過A行星軸(1045)安裝在A行星架(1046)中,A行星輪(1044)與A太陽輪(1043)和A內(nèi)齒圈(1047)同時嚙合;旋轉刀軸(1012)安裝在下行星機構中,下行星機構中的B太陽輪(1053)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的上端,旋轉刀盤(1020)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的下端,旋轉刀軸(1012)的中部通過軸承安裝在割臺框架上,B行星輪(1054)通過B行星軸(1055)安裝在B行星架(1051)中,B行星輪(1054)與B太陽輪(1053)和B內(nèi)齒圈(1052)同時嚙合;此時換向箱(1033)輸出軸的上端也只安裝有一個主動輪,主動輪與從動輪(1041)傳動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灌木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取消動力系統(tǒng)(6)中的動力帶輪(5011)和B傳動帶(6015),分動箱(6014)與動力輸出箱(9)通過傳動軸傳動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灌木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取消動力系統(tǒng)(6)中的動力帶輪(5011)和B傳動帶(6015),由液壓馬達驅動動力輸出箱(9),動力輸出軸可以朝前、后、左、右、上、下多個方向輸出動力。

說明書全文

一種多功能灌木收獲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灌木收獲機,尤其為一種多功能灌木收獲機。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社會上的灌木收割機的功能也都比較單一,只能用于楊樹、柳樹、桉樹、構樹、沙柳和其他灌木等木質(zhì)類作物的收獲,而不能進行牧草、玉米、高粱等草本類作物的收獲,更不具備拖拉機的功能。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1、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灌木收獲機,主要由割臺總成1、駕駛室2、轉向機構3、切碎揉搓機構4、拋送機構5、動系統(tǒng)6、提升懸掛8、動力輸出箱9、機架10、行走機構11以及過橋12組成,割臺總成?1安裝在收獲機的最前端,它的上部安裝有可調(diào)節(jié)的伸縮推桿13,后部通過過橋12與機架10連接在一起,駕駛室2安裝在機架10前部的上方,轉向機構3?安裝在駕駛室2上,切碎揉搓機構4安裝在機架10的中部、過橋12的后方,拋送機構5安裝在切碎揉搓機構4的后部,動力系統(tǒng)6安裝在機架10后部的上方,行走機構11安裝在機架10的下方,它分為輪式行走機構和履帶行走機構兩種,兩種行走機構互換,收獲機的最后端還設有提升懸掛8和動力輸出箱9?用于懸掛和驅動農(nóng)機具7作業(yè),其特征在于:
[0004] ①割臺總成1主要由割臺框架、切割輸送系統(tǒng)以及割臺傳動系統(tǒng)組成,其中切割輸送系統(tǒng)主要由旋轉割刀1011、旋轉刀軸1012、旋轉撥輪1013、旋轉撥輪座1014、分禾器1017和分流器1018組成,旋轉撥輪座1014左右對稱安裝在割臺框架的前端,旋轉撥輪1013由中心軸管1021、輸送滾筒1022、輸送撥板?1023、輸送撥指1024以及輸送撥爪1019組成,中心軸管1021的上半部通過軸承安裝在旋轉撥輪座1014中,下半部設有輸送滾筒1022,輸送滾筒1022沿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個輸送撥板1023,輸送撥板1023上設有若干個輸送撥指?1024,輸送撥板1023和輸送撥指1024制作成可拆卸結構,輸送滾筒1022的下端沿圓周均布安裝有若干個輸送撥爪1019,中心軸管1021的上端安裝有從動大輪1015;旋轉刀軸1012通過軸承安裝在旋轉撥輪1013的中心軸管1021中,旋轉刀軸1012下端設有旋轉刀盤1020,旋轉割刀
1011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下端的旋轉刀盤1020上,從動小輪1016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的上端;旋轉割刀1011?的前方安裝有若干個分禾器1017,分禾器1017固定在割臺框架下方的分禾器梁上,分禾器1017和分禾器梁制作成可拆卸結構;在旋轉割刀1011的上方、左右兩個旋轉撥輪1013的中間設有分流器1018,分流器1018安裝在割臺框架上;動力傳動系統(tǒng)主要由輸入輪1031、A傳動軸1032、換向箱1033、主動大輪1034、主動小輪1035、A傳動帶1036、傳動鏈1037、從動大輪1015、從動小輪1016?組成,其中輸入輪1031安裝在A傳動軸1032上,A傳動軸1032通過支撐軸承安裝在割臺框架上,A傳動軸1032兩端與換向箱1033側面的輸入軸相連接,換向箱1033對稱安裝在割臺框架的兩邊,主動大輪1034和主動小輪1035安裝在換向箱1033上端的輸出軸上,主動大輪1034與從動小輪1016傳動連接,主動小輪1035與從動大輪1015傳動連接,從動大輪1015、從動小輪1016、主動大輪?1034、主動小輪1035、A傳動帶
1036以及傳動鏈1037通過護罩1030與切割輸送系統(tǒng)完全隔離開來;
[0005] ②切碎揉搓機構4安裝在機架10的中部、過橋12的后方,它主要由切碎定刀2011、切碎滾筒2012、上揉搓滾2013、下揉搓滾2014、浮動漲緊裝置2015?以及切碎動刀2016組成,切碎定刀2011安裝在過橋12與切碎揉搓機構4連接口處,切碎滾筒2012安裝在過橋12的后方,切碎動刀2016均布安裝在切碎滾筒2012的圓周上,上揉搓滾2013和下揉搓滾2014安裝在切碎滾筒2012的后方,上揉搓滾2013的兩端安裝有浮動漲緊裝置2015;
[0006] ③拋送機構5分為拋送機3011、下拋送筒3012、中拋送筒3013和上拋送筒3014四部分,拋送風機3011的喂入口與切碎揉搓機構4的出草口相連接,下拋送筒3012的下口與拋送風機3011的出草口固定連接,中拋送筒3013的下口與下拋送筒3012的上口連接,中拋送筒3013圍繞下拋送筒3012能夠左右旋轉,上拋送筒3014的下口與中拋送筒3013的上口在后部通過轉動銷軸鉸接,在中拋送筒3013與上拋送筒3014之間設有翻轉油缸3015;
[0007] ④提升懸掛8主要由下拉桿4011、提升油缸4012、提升拉桿4013、上拉桿?4014和提升臂4015組成:下拉桿4011左右對稱安裝在機架10的后端,下拉桿?4011的前端與下拉桿連桿4016鉸接,后端與農(nóng)機具7的下懸掛點鉸接,下拉桿連桿4016的中部與機架10鉸接,前端生根在后驅動橋橋殼上,提升油缸4012?的下端與機架10后端的油缸下支點鉸接,上端與提升臂4015中部的舉升點鉸接,提升拉桿4013的下端與下拉桿4011中部的提升點鉸接,上端與提升臂4015?后端的提升點鉸接,上拉桿4014的前端與機架10后端的上懸掛點鉸接,后端與農(nóng)機具7的上懸掛點鉸接;
[0008] ⑤動力輸出箱9安裝在機架10的后端,它主要由動力帶輪5011、輸入齒輪軸5012、動力帶輪支管5013、滾針軸承5014、中間軸輸入齒輪5015、動力輸出箱體5016、中間軸5017、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空套齒輪5019、輸出軸5020、接合齒座5021、滑移齒套5022、撥叉5023、上蓋5024、控制氣缸5025、傳動接盤5026組成:輸入齒輪軸5012的后部通過軸承和動力帶輪支管5013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上部的輸入軸孔中,前端通過傳動接盤5026與動力帶輪5011?傳動連接,動力帶輪5011通過軸承安裝在動力帶輪支管5013上,輸出軸5020?的前端通過滾針軸承5014安裝在輸入齒輪軸5012后端的軸承孔中,后部通過軸承和軸承座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上部的輸出軸孔中,空套齒輪5019空套安裝在輸出軸5020上,接合齒座5021安裝在輸入齒輪軸5012和空套齒輪5019?之間,接合齒座5021與輸出軸5020通過花鍵連接,滑移齒套5022安裝在接合齒座5021上,撥叉5023的下端安裝在滑移齒套5022環(huán)槽中,上端安裝在控制氣缸5025的活塞桿上,控制氣缸5025和撥叉5023控制滑移齒套
5022在接合齒座5021上能夠前后滑動,控制氣缸5025安裝在上蓋5024上,上蓋5024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的上口處,中間軸輸入齒輪5015和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安裝在中間軸
5017上,和中間軸5017一起通過軸承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下部的軸承孔中,中間軸輸入齒輪5015與輸入齒輪軸5012后端的齒輪嚙合,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與空套齒輪5019嚙合;
[0009] ⑥動力系統(tǒng)6主要由B傳動軸6011、左變量6012、發(fā)動機6013、分動箱?6014、B傳動帶6015、右變量泵6016、動力帶輪5011以組成:發(fā)動機6013安裝在機架10后部的上方,分動箱6014分為前后兩級,左變量泵6012和右變量泵6016對稱安裝在前級分動箱殼的兩邊,前級分動箱將發(fā)動機6013傳遞過來的動力同時傳遞給左變量泵6012和右變量泵6016,左變量泵6012與行走機構?11中的左驅動達通過液壓油管閉循環(huán)連接,右變量泵6016與行走機構11中的右驅動馬達通過液壓油管閉循環(huán)連接;后級分動箱將發(fā)動機6013傳遞過來的動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動力經(jīng)B傳動軸6011傳遞給收割機工作機構的輸入箱,另一部分動力經(jīng)動力帶輪5011和B傳動帶6015傳遞給動力輸出箱9;
[0010] ⑦行走機構11的結構為:在機架縱梁前端的下方左右對稱設有前連接座?7011,在機架10后部的下方設有中鉸接座7012,在機架縱梁后端的下方左右對稱設有后鉸接座7013,輪式行走機構主要由前驅動橋7021和后驅動橋7023組成,當需要安裝輪式行走機構時,拆除履帶行走機構,將前驅動橋7021用U型螺栓7022固定在機架縱梁前端下方的前連接座7011的下方,將后驅動橋7023?用轉銷7024與機架10后部下方的中鉸接座7012鉸接即可,履帶行走機構前橫梁的上方左右對稱設有減震座7031,后橫梁的上方左右對稱設有鉸接座
7033,當需要安裝履帶行走機構時,拆除輪式行走機構,先用后連接銷7034將履帶行走機構后橫梁上方的鉸接座7033鉸接座與機架縱梁后端下方的后鉸接座7013?鉸接在一起,然后再用連接螺絲7032將履帶行走機構前橫梁上方的減震座7031?與機架縱梁前端下方的前連接座7011連接在一起即可。
[0011] 本發(fā)明的積極效果:通過以上結構,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楊樹、柳樹、桉樹、構樹、沙柳和其他灌木等木質(zhì)類作物和牧草、玉米、高梁等草本類作物兼容性收獲,拋送機構實現(xiàn)了正反200°旋轉以及拋送筒的自動翻轉,滿足全方位跟車需求,動力系統(tǒng)實現(xiàn)多方位大功率動力輸出,提升懸掛系統(tǒng)使得收獲機能夠和拖拉機一樣懸掛其他農(nóng)機具,使收獲機具有滅茬、旋耕、地、深松、開溝等拖拉機功能,行走機構實現(xiàn)了輪式行走機構和履帶行走機構的互換,以適應不同地況的作業(yè)需求。
附圖說明
[0012] 本發(fā)明將結合附圖中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3] 圖1為本發(fā)明多功能灌木收獲機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0014] 圖2為本發(fā)明中割臺總成切割輸送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15] 圖3為本發(fā)明中割臺總成切割輸送系統(tǒng)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6] 圖4為本發(fā)明中割臺總成割臺傳動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17] 圖5為本發(fā)明中割臺總成切割輸送系統(tǒng)的又一種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8] 圖6為本發(fā)明中切碎揉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9] 圖7為本發(fā)明中拋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 圖8為本發(fā)明中動力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9為本發(fā)明中提升懸掛的結構示意圖。
[0022] 圖10為本發(fā)明中動力輸出箱的結構示意圖。
[0023] 圖11為本發(fā)明中機架下方的連接座位置示意圖。
[0024] 圖12為本發(fā)明中機架與輪式行走機構的連接示意圖。
[0025] 圖13為本發(fā)明中機架與履帶行走機構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 一種多功能灌木收獲機,主要由割臺總成1、駕駛室2、轉向機構3、切碎揉搓機構4、拋送機構5、動力系統(tǒng)6、提升懸掛8、動力輸出箱9、機架10、行走機構11以及過橋12組成,割臺總成1安裝在收獲機的最前端,它的上部安裝有可調(diào)節(jié)的伸縮推桿13,后部通過過橋12與機架10連接在一起,駕駛室2安裝在機架10前部的上方,轉向機構3安裝在駕駛室2上,切碎揉搓機構4?安裝在機架10的中部、過橋12的后方,拋送機構5安裝在切碎揉搓機構4的后部,動力系統(tǒng)6安裝在機架10后部的上方,行走機構11安裝在機架10的下方,它分為輪式行走機構和履帶行走機構兩種,兩種行走機構互換,收獲機的最后端還設有提升懸掛8和動力輸出箱9用于懸掛和驅動其他農(nóng)機具作業(yè),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27] 1、割臺總成1主要由割臺框架、切割輸送系統(tǒng)以及割臺傳動系統(tǒng)組成,其中切割輸送系統(tǒng)主要由旋轉割刀1011、旋轉刀軸1012、旋轉撥輪1013、旋轉撥輪座1014、分禾器1017和分流器1018組成,旋轉撥輪座1014左右對稱安裝在割臺框架的前端,旋轉撥輪1013由中心軸管1021、輸送滾筒1022、輸送撥板1023、輸送撥指1024以及輸送撥爪1019組成,中心軸管1021的上半部通過軸承安裝在旋轉撥輪座1014中,下半部設有輸送滾筒1022,輸送滾筒1022沿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個輸送撥板1023,輸送撥板1023上設有若干個輸送撥指?1024,輸送撥板1023和輸送撥指1024制作成可拆卸結構,輸送滾筒1022的下端沿圓周均布安裝有若干個輸送撥爪1019,中心軸管1021的上端安裝有從動大輪1015;旋轉刀軸1012通過軸承安裝在旋轉撥輪1013的中心軸管1021中,旋轉刀軸1012下端設有旋轉刀盤1020,旋轉割刀
1011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下端的旋轉刀盤1020上,從動小輪1016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的上端;旋轉割刀1011?的前方安裝有若干個分禾器1017,分禾器1017固定在割臺框架下方的分禾器梁上,分禾器1017和分禾器梁制作成可拆卸結構;在旋轉割刀1011的上方、左右兩個旋轉撥輪1013的中間設有分流器1018,分流器1018安裝在割臺框架上;動力傳動系統(tǒng)主要由輸入輪1031、A傳動軸1032、換向箱1033、主動大輪1034、主動小輪1035、A傳動帶1036、傳動鏈1037、從動大輪1015、從動小輪1016?組成,其中輸入輪1031安裝在A傳動軸1032上,A傳動軸1032通過支撐軸承安裝在割臺框架上,A傳動軸1032兩端與換向箱1033側面的輸入軸相連接,換向箱1033對稱安裝在割臺框架的兩邊,主動大輪1034和主動小輪1035安裝在換向箱1033上端的輸出軸上,主動大輪1034與從動小輪1016傳動連接,主動小輪1035與從動大輪1015傳動連接,從動大輪1015、從動小輪1016、主動大輪?1034、主動小輪1035、A傳動帶
1036以及傳動鏈1037通過護罩1030與切割輸送系統(tǒng)完全隔離開來(參見圖2、圖3、圖4)。通過以上結構,由主機傳過來的動力經(jīng)由輸入輪1031傳遞給A傳動軸1032,A傳動軸1032再分流傳遞給兩邊的換向箱1033,經(jīng)換向箱1033換向后,一部分動力通過主動大輪1034、A傳動帶1036、從動小輪1016和旋轉刀軸1012帶動旋轉割刀1011高速旋轉,另一部分動力通過主動小輪1035、傳動鏈1037和從動大輪1015帶動旋轉撥輪1013低速旋轉,由于左右兩邊的換向箱1033是對稱安裝,所以左右兩邊的旋轉割刀1011?和旋轉撥輪1013也是相對旋轉,從而實現(xiàn)了動力的雙向雙速傳遞:高速旋轉的割刀用于切割生長的作物,低速旋轉的撥輪則將切斷的作物由兩邊向中間輸送并喂入主機。由于本發(fā)明是通過高速旋轉的旋轉割刀1011對作物進行切割,所以既適用于構樹、沙柳、灌木等木質(zhì)類作物,又適用于牧草、玉米、高粱等草本類作物;旋轉撥輪1013的輸送滾筒1022配輸送撥板1023、輸送撥指1024以及輸送撥爪
1019結構,既給較大的木質(zhì)類作物留有足夠的輸送空間,同時也能夠順利地抓取較小的草本類作物;而且輸送撥板1023和輸送撥指1024制作成可拆卸結構,可根據(jù)不同作物收獲時的物理特性進行拆卸或更換相匹配的輸送撥板和輸送撥指,從而達到最佳的的輸送效果,既減小了割臺損失,又避免了堵塞。同樣分禾器1017和分禾器梁可以制作成可拆卸結構,在收割牧草、玉米、高梁等需要扶禾的草本類作物時將其安裝上,以解決作物不容易抓取喂入、割臺損失率高的問題,在收割構樹、沙柳、灌木等不需要扶禾的木質(zhì)類作物時將其拆除,以避免分禾器因碰到樹干、樹根等硬物而損壞。
[0028] 2、所述的多功能灌木收獲機的割臺總成中的旋轉撥輪1013的上下兩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割臺框架上,旋轉撥輪1013的內(nèi)部設有上下兩套行星機構(參見圖5),其中上行星機構中的A行星架1046固定在旋轉撥輪1013的上部,下行星機構中的B行星架1051通過軸承安裝在旋轉撥輪1013的下部;上行星機構中的A內(nèi)齒圈1047和下行星機構中的B內(nèi)齒圈1052分別通過齒圈支架與割臺框架連接;輸入軸1042安裝在上下兩套行星機構中,下行星機構中的B行星架1051與輸入軸1042的下端相連接,上行星機構中的A太陽輪1043安裝在輸入軸1042的中部,從動輪1041安裝在輸入軸1042的上端;A行星輪1044通過?A行星軸1045安裝在A行星架1046中,A行星輪1044與A太陽輪1043和A內(nèi)齒圈1047同時嚙合;旋轉刀軸1012安裝在下行星機構中,下行星機構中的B?太陽輪1053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的上端,旋轉刀盤
1020安裝在旋轉刀軸1012?的下端,旋轉刀軸1012的中部通過軸承安裝在割臺框架上,B行星輪1054通過?B行星軸1055安裝在B行星架1051中,B行星輪1054與B太陽輪1053和B內(nèi)齒圈
1052同時嚙合;此時換向箱1033輸出軸的上端只安裝有一個主動輪,主動輪通過傳動帶(或傳動鏈)與從動輪1041傳動連接。這樣由主機傳過來的動力經(jīng)由輸入輪1031傳遞給A傳動軸
1032,A傳動軸1032再分流傳遞給兩邊的換向箱1033,經(jīng)換向箱1033換向后經(jīng)由主動輪、傳動帶(或傳動鏈)以及從動輪1041將動力傳動給輸入軸1042,輸入軸1042將動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動力經(jīng)上行星機構減速后通過A行星架1046帶動旋轉撥輪1013低速旋轉,另一部分動力經(jīng)下行星機構增速后通過旋轉刀軸1012帶動旋轉刀盤1020高速旋轉。當然也可以取消A傳動軸1032、輸入輪1031、換向箱1033、主動輪以及從動輪?1041,在輸入軸1042的上端安裝液壓驅動馬達,由液壓驅動馬達直接驅動輸入軸1042工作。
[0029] 3、切碎揉搓機構4安裝在機架10的中部、過橋12的后方,它主要由切碎定刀2011、切碎滾筒2012、上揉搓滾2013、下揉搓滾2014以及浮動漲緊裝置2015組成(參見圖6),切碎定刀2011安裝在過橋12與切碎揉搓機構4連接口處,切碎滾筒2012安裝在過橋12的后方,切碎動刀2016均布安裝在切碎滾筒2012的圓周上,上揉搓滾2013和下揉搓滾2014安裝在切碎滾筒2012的后方,上揉搓滾2013的兩端安裝有浮動漲緊裝置2015。
[0030] 4、拋送機構5分為拋送風機3011、下拋送筒3012、中拋送筒3013和上拋送筒3014四部分(參見圖7),拋送風機3011的喂入口與的切碎揉搓機構4?的出草口上相連接,下拋送筒3012的下口與拋送風機3011的出草口固定連接,中拋送筒3013的下口與下拋送筒3012的上口連接,中拋送筒3013繞下拋送筒?3012能夠左右旋轉,上拋送筒3014的下口與中拋送筒
3013的上口在后部通過轉動銷軸鉸接,在中拋送筒3013與上拋送筒3014之間設有翻轉油缸
3015。
[0031] 5、提升懸掛8主要由下拉桿4011、提升油缸4012、提升拉桿4013、上拉桿4014和提升臂4015組成:下拉桿4011左右對稱安裝在機架10的后端,下拉桿4011的前端與下拉桿連桿4016鉸接,后端與農(nóng)機具7的下懸掛點鉸接,下拉桿連桿4016的中部與機架10鉸接,前端生根在后驅動橋的橋殼上,提升油缸4012的下端與機架10后端的油缸下支點鉸接,上端與提升臂4015中部的舉升點鉸接,提升拉桿4013的下端與下拉桿4011中部的提升點鉸接,上端與提升臂4015后端的提升點鉸接,上拉桿4014的前端與機架10后端的上懸掛點鉸接,后端與農(nóng)機具7的上懸掛點鉸接(參見圖8)。
[0032] 6、動力輸出箱9安裝在機架10的后端,它主要由動力帶輪5011、輸入齒輪軸5012、動力帶輪支管5013、滾針軸承5014、中間軸輸入齒輪5015、動力輸出箱體5016、中間軸5017、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空套齒輪5019、輸出軸5020、接合齒座5021、滑移齒套5022、撥叉5023、上蓋5024、控制氣缸5025、傳動接盤5026組成:輸入齒輪軸5012的后部通過軸承和動力帶輪支管5013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上部的輸入軸孔中,前端通過傳動接盤5026與動力帶輪5011傳動連接,動力帶輪5011通過軸承安裝在動力帶輪支管5013上,輸出軸5020的前端通過滾針軸承5014安裝在輸入齒輪軸5012后端的軸承孔中,后部通過軸承和軸承座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上部的輸出軸孔中,空套齒輪?5019空套安裝在輸出軸5020上,接合齒座5021安裝在輸入齒輪軸5012和空套齒輪5019之間,接合齒座5021與輸出軸5020通過花鍵連接,滑移齒套5022?安裝在接合齒座5021上,撥叉5023的下端安裝在滑移齒套5022環(huán)槽中,上端安裝在控制氣缸5025的活塞桿上,控制氣缸5025和撥叉5023控制滑移齒套5022?在接合齒座5021上能夠前后滑動,控制氣缸5025安裝在上蓋5024上,上蓋5024?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的上口處,中間軸輸入齒輪5015和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安裝在中間軸5017上,和中間軸5017一起通過軸承安裝在動力輸出箱體?5016下部的軸承孔中,中間軸輸入齒輪
5015與輸入齒輪軸5012后端的齒輪嚙合,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與空套齒輪5019嚙合(參見圖10)。當控制氣缸5025?通過撥叉5023帶動滑移齒套5022移動到接合齒座5021的前端時,滑移齒套5022?同時與輸入齒輪軸5012和接合齒座5021接合,輸入齒輪軸5012直接帶動輸出軸5020等速旋轉,當控制氣缸5025通過撥叉5023帶動滑移齒套5022移動到接合齒座5021的后端時,滑移齒套5022同時與空套齒輪5019和接合齒座5021?接合,輸入齒輪軸5012經(jīng)帶中間軸輸入齒輪5015、中間軸輸出齒輪5018和空套齒輪5019變速后帶動動輸出軸5020旋轉,從而實現(xiàn)高低兩種不同轉速的動力輸出。
[0033] 7、動力系統(tǒng)6主要由B傳動軸6011、左變量泵6012、發(fā)動機6013、分動箱6014、B傳動帶6015、右變量泵6016、動力帶輪5011組成:發(fā)動機6013?安裝在機架10后部的上方,分動箱6014分為前后兩級,左變量泵6012和右變量泵6016對稱安裝在前級分動箱殼的兩邊,前級分動箱將發(fā)動機6013傳遞過來的動力同時傳遞給左變量泵6012和右變量泵6016,左變量泵
6012與行走機構11中的左驅動馬達通過液壓油管閉循環(huán)連接,右變量泵6016與行走機構11?中的右驅動馬達通過液壓油管閉循環(huán)連接;后級分動箱將發(fā)動機6013傳遞過來的動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動力經(jīng)B傳動軸6011傳遞給收割機工作機構的輸入箱,通過輸入箱帶動切碎揉搓機構4、拋送機構5以及割臺總成1工作,另一部分動力經(jīng)動力帶輪5011和B傳動帶6015傳遞給動力輸出箱9,通過動力輸出箱9帶動后面懸掛的農(nóng)具7工作,此時B傳動軸6011和動力帶輪既可以在后級分動箱的同側,也可以在后級分動箱的兩側(參見圖8)。
[0034] 8、所述的多功能灌木收獲機中的動力系統(tǒng)6,也可以取消動力帶輪5011?和B傳動帶6015,分動箱6014與動力輸出箱9通過傳動軸傳動連接;或者直接由液壓馬達驅動動力輸出箱9,動力輸出軸可以朝前、后、左、右、上、下多個方向輸出動力。
[0035] 9、行走機構11的結構為:在機架縱梁前端的下方左右對稱設有前連接座7011,在機架10后部的下方設有中鉸接座7012,在機架縱梁后端的下方左右對稱設有后鉸接座7013(參見圖11),輪式行走機構主要由前驅動橋7021和后驅動橋7023組成,當需要安裝輪式行走機構時,拆除履帶行走機構,將前驅動橋7021用U型螺栓7022固定在機架縱梁前端下方的前連接座7011的下方,將后驅動橋7023用轉銷7024與機架10后部下方的中鉸接座7012鉸接即可(參見圖12),履帶行走機構前橫梁的上方左右對稱設有減震座7031,后橫梁的上方左右對稱設有鉸接座7033,當需要安裝履帶行走機構時,拆除輪式行走機構,先用后連接銷7034將履帶行走機構后橫梁上方的鉸接座7033鉸接座與機架縱梁后端下方的后鉸接座
7013鉸接在一起,然后再用連接螺絲7032將履帶行走機構前橫梁上方的減震座7031與機架縱梁前端下方的前連接座7011連接在一起即可(參見圖13)。
相關專利內(nèi)容
標題 發(fā)布/更新時間 閱讀量
一種汽車橋殼 2020-05-12 447
橋殼組焊裝置 2020-05-12 437
高強度驅動橋殼 2020-05-13 852
一種汽車橋殼制造方法及其汽車橋殼 2020-05-14 555
橋殼 2020-05-11 709
橋殼粗鏜孔工裝 2020-05-13 944
一種后橋殼總成 2020-05-12 208
橋殼總成和車輛 2020-05-13 229
后橋殼校平模具 2020-05-12 704
橋殼 2020-05-11 157
高效檢索全球專利

專利匯是專利免費檢索,專利查詢,專利分析-國家發(fā)明專利查詢檢索分析平臺,是提供專利分析,專利查詢,專利檢索等數(shù)據(jù)服務功能的知識產(chǎn)權數(shù)據(jù)服務商。

我們的產(chǎn)品包含105個國家的1.26億組數(shù)據(jù),免費查、免費專利分析。

申請試用

分析報告

專利匯分析報告產(chǎn)品可以對行業(yè)情報數(shù)據(jù)進行梳理分析,涉及維度包括行業(yè)專利基本狀況分析、地域分析、技術分析、發(fā)明人分析、申請人分析、專利權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專利分析、法律分析、研發(fā)重點分析、企業(yè)專利處境分析、技術處境分析、專利壽命分析、企業(yè)定位分析、引證分析等超過60個分析角度,系統(tǒng)通過AI智能系統(tǒng)對圖表進行解讀,只需1分鐘,一鍵生成行業(yè)專利分析報告。

申請試用

QQ群二維碼
意見反饋